《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

1333430749-2253826705_m  

 跨越醫學人生哲學的一位精神醫學家:弗蘭克(Viktor E. Frankl, 1905~1997)藉由集中營內的親身體悟,與囚犯漫長牢獄生涯中發展出一項的「意義治療法」,單一用這個名詞說來感覺似乎很學術,但是這其中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弗蘭克強調人存在的意義人對存在意義的探尋,而在過程中人所受的苦難及痛苦是必然的,這也是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中心思想。

  

《活出意義來》這一本書很好的原因是,作者弗蘭克用自己的俘虜心路歷程來撰寫出這一本書,而本書的困難在於要寫出極為隱私的集中營生活,並非所有獲得自由的俘虜想做的事情,弗蘭克勇於面對自己的勇氣來訴說自己的信念,實為不簡單的風範;此外,本書的內容也並非艱深的哲學理論架構,當面對自己的價值衝突或者意義追求虛無的人,來看這本書絕對會有相當大的啟示


 作者弗蘭克發現「求意義的意志」是在集中營內囚犯是存活下來的最大動機,在集中營內個人的自由與尊嚴被完全剝奪下,人如何苦的有價值?及如何在這個我過程中超越超然的自我? 還是說或看不到未來而向下沉淪,當一個沒有靈魂的肉體? 因此,作者在《活出意義來》裡的第一部內提到,當囚犯面對痛苦及死亡在沒有讓何感覺的時候,正是喪失生命的一大主因。

  

本書的內容與架構十分微妙,第一:是我們可以看出弗蘭克把在集中營內生活分為三個階段來探討,並在每個階段下訴說出當前的型態意識與面對的課題,第二:從書中內容體會出弗蘭克如何從苦難中探尋出自己的意義,並引領出其他囚建立「求意義的意志」,我們可以從書中一開始弗蘭克在入營中描述的種種苦難到最後他洞悉許多人生意義的面向(面對自由、精神、人格等其他有關心理或生理的問題),在描寫集中營生活的後段,我們也可以看出弗蘭克在意義追尋後整個變得如此豐腴,而非剛入營的那種悲慘苦難。

  

弗蘭克也特別喜歡引用尼采(西元1844 ~1900)的一句話: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的痛苦都忍受的住」,和杜斯妥也夫斯基(西元1821~1881):「人無論任何情境遇,都適應得了」,但是前提是我們是該如何把自己安定在一個可以值得追求的意義上?

  

因此在《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內的第二部「意義治療法」,目的旨在如何喚醒一個已經喪失任何熱情的人或面對價值觀互相衝突者,可以透過意義治療法來替生命找出一個意義,所以弗蘭克認為不是人生意義該如何追求,而是面對生命意義的追問我們該如何探索人生問題的正確解答,完成生命每個階段給我們的使命才是我們必須做的事情。

 

弗蘭克以自己在集中營的生活為例,他把自己的妻子影像縈繞在自己的心頭,因此每當苦難中或者在顛躓的路上都不時的觀想他的音容笑貌,而且是那麼的生動、慰心。我們沒有辦法選擇遭遇到環境,但是我們可以選擇面對的心境,如此所有的痛苦與苦難都變的值得,人有能力保留他的精神自由及心智獨立,而且是旁人沒有辦法剝奪的,當如果自己喪失這樣的心智時,也就是意義感的瓦解。

  

以我們自己的社會生活來講,我們可以看見人們時常為了工作、家庭或者心理抱怨不甘,原因乃至於我們面對不同階段的人生未來沒有安定到一個可以值得追求的意義上及沒有辦法回答當下生命意義的追問,因此每當在這過程中遭受許多困難或苦不堪言的苦難感到失志(諸如此類的抱怨工作太辛苦、家庭不和樂、或者學習的茫然)。

  

現階段的年輕人步入社會面對種種的人生課題(事業、生活或者感情)找不到內心中的熱情而感到空洞,存在的虛無末此為甚,因此總在夜深人靜時掩不住空寂,在內心找不到可以填補的熱情就只好藉由外在的刺激來麻痺自己(毒品、酗酒、性慾、揮霍),這也是我們常在電視上看到表面光鮮亮麗的眾多人,骨子裡夜生活不是夜店、就是毒品。

  

在最後,本書中在弗蘭克所強調的「意義治療法」基本概念主要是拉拔出現行生活的痛苦,而把意義的焦點放在未來,讓我們知道面對每階段人生課題要如何建立求意義的意志,也透過整個集中營的經歷來隱約道精神自由的可貴,及在存在中尋找與表達具體的意義,若否在集中營內人命的價值也只不過是一個號碼罷了。

  

後記:

 這本書的原名是《Man’s Search for meaning》:「人們為了尋求意義而活」,被譯名為《活出意義來》翻譯的相當的貼切,"meaning"一詞在人生哲學中亦即有關生命意義的安頓及人生理想的建立(即所謂的終極關懷 ultimate concern),弗蘭克用自己的真誠坦蕩來闡述人生求意義的重要,在這之中「意義治療法」也是弗蘭克重建我們人存在意義的一個重要指引方法。


 在弗蘭克身上可以看出醫生是一位引領者(Instructor),而非一個技術員(technician;現在有太多的醫生只會當一個技術員,病人高血壓就開降血壓藥,糖尿病就開降血糖藥,從來沒有真正關切過病人心理,現在已經有鮮少的醫生可以同時具有人文素養的思想,我想這本書另一個意義也讓我們台灣醫學界有一個不一樣的省思。

  

延伸閱讀書籍與文章

 The Alexic’s Blog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意義是活的,它會隨著年齡而改變

 生命教育學習網-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

 


arrow
arrow

    Alex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