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很多書籍和許多生涯規劃課程,主要目的在講如何在年輕的時候或者大學的時候如何以快速的超車方式來達到他們的人生目的,他們所謂的人生目的不外乎就是創造了一個很大的企業,不外乎就是如何賺到更多錢來炫耀物質外生活,又加上傳播媒體大力報導,都把這些人物拱上神乎教父級的人物,這樣教人的生涯規劃真的會是扼殺年輕人的最大幫兇

 

為何會這麼說?企業家的成功一定有他們自己的人意義,他們的人生理念或許值得我們效法,但是他們的所意義的成功並非是所有人的人生意義,我們可以試想一件事情,假如一個人在15歲的時候就設定自己的生涯規劃是成為世界頂尖的科技總裁,一路上的努力到了40歲發現實現不了這個規劃,花了25年時間才發現不是自己所嚮往的,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25年。

 

人原本就沒有一塵不變的天命,在35以前不要急著自己想要做甚麼,而是要多嘗試、多觀看與多學習,在不同領域當中絕對有它精湛與迷人之處,我們可以藉由自己年輕的時候去探索、發掘,而年輕的活力是這樣運用的才對,而不是汲汲營營的求及功利,最終終其一生淪為金錢的奴隸。

 

在學生的打工是一個很值得鼓勵的事情,因為在工作職場裡我們可以體會這個社會的型態多種面向,也可以藉由自己跟同事的互動讓自己學會成熟,但是如果只是把打工當作賺錢的唯一目的拿來揮霍(為了支撐家計還情有可原),那也真的是荒唐青春,大學生打工是值得鼓勵的事情,只是別花太多時間浪費在打工。

 

而網路上更是流傳一個稱為用不夠的未來,其內容是在仔細人生中必須花多少錢才夠用,前前後後加起來發現人的一生可能必須花了好幾千萬元的才可以繼續活到未來,硬是要把人生目標強硬侷限在賺多錢才夠花?這樣的規劃真是一場胡扯與胡謅的危言聳聽,嚇唬只會為錢而活的一推人。

 

 

如果誤把文字間的概念當成生命中的矛盾,就很容易相信我剛剛上面說的胡扯生涯規劃;在西元前五世紀的哲學家芝諾約(公元前490~公元前425),他提出了一個阿里其與烏龜賽跑的詭論,他說「烏龜在阿里奇前面一段距離假設D,然後阿里奇與烏龜開始賽跑,那麼阿里其永遠追不上烏龜。」一聽就知道這不對勁,是吧!

 

芝諾的分析是這樣說的:因為阿里奇是一個半人半神的希臘第一勇士,他的速度跑的比烏龜還要快,所以一段時間過去之後他和烏龜的距離會剩下一半(D/2),再過一段時間後變成D/4,這樣下去距離越來越小,可是不管距離多小,這個距離永遠不會是零,所以阿里奇永遠追不上烏龜。

 

芝諾提出這個詭論目的就是要讓希臘人知道,當文字的論證越清楚時,可能與事實越遙遠。如果詳細的花多少錢計算就可以判定人的一生,恐怕是會讓人又掉進去金錢的迷霧,沒有任何根據的統計與計算如果是真的話,全台灣應該有92%的人都要燒碳自殺和過勞死。

 

我們該關切的是回到生命的現場來探討我們該有的事實是甚麼?而不是用文字語言來嚇唬自己。我們該關切的是自己能力可以開發到什麼樣的程度,藉由這樣的過程來探索自己人生真正所需的,每一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絕非沒有一塵不變的生涯,人生的意義是會隨著年齡而改變的。

 

太多台灣人太急於功利了,於是老在愛別人的表面上強作悲喜,我們該認真的是要如何與自己的心對話,不過過於為了單一目標死咬不放,在30~40歲是應該如何去探索世界上的所有可能,到了40歲才能不惑。

 

後記:

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說出了每個人生階段該面對的問題,生命裡本來就不該如此單一,而是有層次及累積的過程,也說明了人生的意義會隨著年齡改變的。

 

延伸閱讀文章及書籍

The Alexic’s Blog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

The Alexic’s Blog《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人生要像釀造業

彭明輝,《別當生涯規劃的囚犯》,2012-11 親子天下雜誌40期

arrow
arrow

    Alex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