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台灣.jpg

 

 

看見台灣》是一本以空中拍攝的方式紀錄台灣土地與人文的一本好書,作者齊柏林鉅細靡遺的記錄下台灣美麗,但同是記錄下創傷,出生於公務人員的他秉持了一個圓夢和堅持,累積許多空中拍攝的經驗,除了拍攝第一支《看見台灣》的本土紀錄片以外,另出了一本《看見台灣:我的心、我的眼》,公開了許多他珍藏已久和長期尚未發表的空拍作品。

 

跳脫習以為常的生長環境

「美麗島-台灣」相信只要是生活在台灣的台灣人,都對這這個名詞感到驕傲,台灣有高疊延綿的中央山脈,發源出數十條主要河川,孕育出許多不同地方的城市、人群與文化,放眼格局,其實我們台灣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台灣很小 ,但你都看過了嗎?」這個標題,我覺得下的很好,台灣至經濟起飛以來,不斷的建設許多觀光地區與人文地區,讓許多知名的台灣文化呈現給社會大眾,但我們所看見的仍只有台灣的一小部分,於是,許多人以見小當見大來一概論述之;許多人常笑人: 台灣其實也沒多好,外國的哪裡~哪裡~有多好!當別人笑你不會出國取經時,我們其實可以笑他沒有「能力」看見台灣的美。當然,我的立場非支持因建設觀光點台灣人看見不同地方的人文,而是有沒有「能力」看見台灣。

 

這本書和影片問世之後,讓台灣人看見自己生長的土地有決然不同的樣貌,因此許多人絡繹不絕的起問「拍攝地點在哪?」身為攝影人的我,我也常奉勸問地點的人,「好點是需要緣分的!」保留他原本的樣貌,最好的方式就是越遠離人為的破壞,台灣人的習性總是喜歡一窩蜂。

 

因此,許多人透過自己的旅行、登山來擺脫自己生活已習慣的城市,去探索自己生命中的其他可能,而作者(導演)齊柏林則是透過空中拍攝來達成自己想要追求的夢想,也把他的喜悅分享給讀者。

 

同時看見美麗與創傷

攝影人習以為常的一種習慣是:「記錄下當下最美麗的一面」,或者「在看似一般的畫面中尋找有趣及美麗的線條」,不過《看見台灣》另一個值得推薦的是它同時也記錄下台灣開方後的創傷,在書中以海岸線和河川開發最為嚴重,有些是很直接性的視覺衝擊(如八八水災、莫拉克颱風重創),而有些是看不見的間接性(如大面積的魚塭,和水泥漁港)。

 

每一張照片背後都有他深不人知的故事,也代表在台灣每一個地分都有她存在的價值,是好事換壞的台灣都是我們2,300萬人口共生存。作者同時記錄了山、和河川、海、城市與人的不一樣情景,也比對出過去的台灣與現今看見的台灣。

 

美麗與創傷就猶如人類一樣,人類同時創造出許多關懷與生生不息的人文,但有時候也為了生存破壞了許多土地上該有的美麗,齊柏林空拍台灣記錄下許多不一樣的景,也寫下了台灣人另一面人文關懷;美麗壯闊的台灣景色讓人覺得人類渺小,人文所留下的資產卻證明了人類的了不起。

 

齊柏林出身平凡,空中拍攝經歷超過20年,累積超過40萬張的空拍照片,為了拍攝這部電影,不惜借貸來斥資好幾千萬拍攝工作,他並財富並不富裕,但他的夢想卻豐足到令人欽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看見台灣 空拍 齊柏林
    全站熱搜

    Alex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