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有錢買不到糧食才是最大的惡夢
雖然在之前,台灣出版商也曾翻譯過許多關於糧食的問題,如2009年的《糧食爭奪戰》指出在糧食有限的情況下,國家及市場之間的爭奪,可能將加劇糧食供需的失衡,並提出警告隨時威脅著日本;《糧食戰爭》的作者深入研究從農民、世界糧食體系及企業之關聯,並也特別提出企業界入了政府核心權力後,控制了種子改寫了整個經貿秩序,在書中也提到糧食是食物的一種,但也變成戰略的武器;2010年的《糧食的價格,誰決定?:揭開糧價波動之謎》從農業政策、能源價格、氣候變遷、經濟因素等其他面向來分析未來糧食價格的可能趨勢與影響性;2012年的《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明確的控訴先進國家飲食的浪費加劇糧食危機的可能性,算是第一本從消費者端(bottom up)看糧食危機。
但以台灣的角度來看,對於糧食危機終究還是有點霧裡看花,好像關聯又好像不關聯,而這一本《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是彭明輝教授在2011年所出版的第一本書,也是以台灣第一本真正探討農業糧食的書籍,攸關台灣人溫飽的問題。
作者彭明輝是一位相當用功的學者,也是一位持續不斷關注台灣議題的知識份子,在他的部落格首頁的標語:「吃台灣米,讀古今中外書,思索台灣的未來;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土地」,可以看出他對台灣議題的關心,與對台為底層民眾重視,在彭老師部落格自述提到從1999年開始與美濃的朋友一起研究WTO及農業到迄今從沒中斷,退休後的彭老師目前為農陣自由學者。
在《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這本書裡面有層次分出三部分,第一部主要說明全球當前的糧食危機及2008年的春天為我們預演的糧食危機已經埋下了炸彈性議題;在第二部彙整各領域的學術研究報告,仔細的盤點全球能資源的供需情形,對於糧食危機可能改善的議題或者問題點,更深入一步闡述基改作物的風險,讓我們確實看到未來20~40年內須面臨的挑戰有哪些;最後一部是在談身在台灣的我們如何從政府、農民、及消費者站在自己可以使力角色共創三贏的策略以因應全球及台灣的糧食危機。
失衡的台灣土地
台灣的糧食危機到底多嚴重?大約在1961年~1965年台灣糧食自給率超過百分之百,但是攤開歷史的版圖我們發現,台灣糧食自給率一路下降到不可思議的程度,因此我們台灣的糧食主要來源有將近七成都仰賴進口,在《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主要勾勒出有台灣人口成長、肉食比例提高及對外貿易關係改變。
人口的倍增(從民國63年到100年成長45.8%)、肉食比例的增加(從民國41年到100年成長3.59倍)、台灣農業工作人口急遽下降(從民國55年到99年減少了68.2%)及休耕的農地持續不斷的下降(1976年的92萬公頃下降至2008年的82公頃),都市引發台灣爆發糧食危機前的徵兆。
但是令人婉惜的一件事情是,我們台灣政府似乎沒有搞清楚這些事情,加入WTO後所有的經濟發展都依附的美國;在過去「以農立國」的台灣,到現在已經變成乏人問津的「農業悲歌」。
資料來源:農委會-農業指標統計、更詳細可看《國際農糧體制與臺灣的糧食依賴》
資料來源:內政部-人口統計(以民國63年為基期)
資料來源:農委會-農業指標統計(以民國41年為基期)
資料來源:農委會綜合統計
能源危機的威脅
糧食自給率的31.9%及能源自給率的0.31%,我們台灣對於這兩項都高度仰賴進口來維持平衡,當然在石油價格穩定的狀況下相安無事;不過牛津大學在2010年的研究報告指出預估在2023年全球的石油產量會是需求量的一半,而到了2030年每桶石油高達200美元。
高能源價格的時候,將迫使台灣的遠洋貿易中斷或只運送高單價物品,及可能改變成短程貿易,而改變現有的經貿秩序,在《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就提出嚴厲警告:這會使台灣政治的自主權嚴重受到威脅。
而在這一切發生前,第一個會來警告我們的就是:全球石油產量跨過最高產能的時候(peak oil),而在美國能源部的一份委託報告peak oil已經在各國相繼發生,而在彭老師的另一本書《2020年台灣的危機與挑戰》鉅細靡遺的資料告訴我們,可能在2010年到2014年會跨越peak oil,更樂觀一點看是在2020年之前跨越。
能源價格影響著糧食供給也絕非恫嚇之詞,在2008年已經為我們預演了一次,當時原油價格已經飆漲至145美元左右,迫使台灣的玉米改向大陸進口,來降低飼料成本,同時也發生18個國家將糧食限制出口(怕沒糧食吃),造成13個國家暴動(內需互相爭糧),歐美國家也經歷到有錢也買不到糧食的窘境,只不過在2009年金融風暴剛好又把整價格往下拉,平息了這場能資源的爭奪戰,但不敢不保證不會再發生。
而《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替我們一一檢視糧食危機在台灣的到來不是不可能的,而台灣除了稻米的自給率都在100%上下及漁產量將近200%,其餘幾乎都依賴進口糧食。生長在台灣的人,「吃飽」的問題真的是不容忽視的。
資料來源:U.S. Department of Energy,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America s Oil Shale Resource, Vol.1, Assessment of Strategic Issues, 2004
永續台灣的可能性
《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替我們點名了許多危機的爆發點,但也不是到沒得救的地步,只是關鍵在於來的及與否一起因應危機的到來?
在彭老師的書中也提出幾個對於台灣可行的因應策略,在台灣四面環海的優勢,過去十年來(民國90年到100年間)於產量的自給率155.2%到196.3%之間(農委會農業指標統計),產量在126萬噸到150萬噸之間(漁業統計年報),接近禽畜類總和的165萬噸,以控制人口及保護海洋改以漁業攝取取代肉類攝取,這樣的飲食策略也是在書中特別提到的一點,也較符合健康需求。
事實上,台灣對於糧食的問題除了是要有由下而上的飲食文化,更也要有由上而下的良好的農業政策。因此有心的學者提出強烈的呼籲,糧食危機不是像在呼口號一樣的高調論談後就結束,而是無時不刻的敲敲再發生。
而《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這本書就是對於農業政策的無知與偏差提出的明確地控訴,但也告訴了我們解答。
後記
彭老師在這本《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以學術研究的深度探討台灣糧食危機,引用了將近452條研究報告、論文及資料,其用心程度令人值得敬佩;當然要解台灣如此關鍵的議題更是需要有識之士的參與。
現在台灣稻農民平均都是60~70歲了,當這些老農退休後!以農立國的台灣誰來負責?彭老師寫這本一書的另一個目的也希望消費者發威全民督促的精神,來喚醒台灣政府對農業的重視,愛台灣~必讀。
延伸閱讀文章:
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13年後我們吃什麼?及一些有關糧食危機的文章
The Alexic’s Blog-彭明輝《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愛台灣必讀!
The Alexic’s Blog-總統大選將至,我們卻坐等危機來臨
The Alexic’s Blog-永續台灣農業(台灣仍有孜孜不倦的農民在為台灣付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