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格雷奧:「愛神邱比特」(1891年), Bridgeman Art Library , London
圖片來源:【名畫檔案】
之前在部落格寫了一篇「女人的愛情別這麼不值錢」的主要緣由是因為看畫展的時候特別對「勝利的愛神」及「賽姬凝視熟睡中的愛神」這兩幅畫特別有感覺,其次是回答自己心中的問題,才寫下這篇文章;除此之外,在【名畫檔案】這個網站也另外發現一位有趣的畫家鮑格雷奧(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 1825年~1905年),他畫作傳神度和穿透力引起我相當大的興趣。
鮑格雷奧是一位法國學院派的一位畫家,早年時期就才藝出眾,在當地獲得了人物像首獎後,也在巴黎獲得相關的藝術獎項,也學習更多繪畫與學術風格;之後,在1805年也因鮑格雷奧的獲獎獲補助至羅馬,在進修4年間,受到文藝復興的藝術家及作品的洗禮,包括希臘、古羅馬文物等,而這段期間也奠定鮑格雷奧畫風,然而回到巴黎後絕多數的最品都以沙龍展方式呈現,而這一生中鮑格雷也創作了826幅畫作。
鮑格雷奧的作品之所以能吸引人,我想第一點就是細膩度,從他自己本身的自畫像我們就可以看出,第二點所創造畫面傳達給人是一種安靜,也是一種純潔,第三點作品的傳神度與穿透力。
從這也不難猜測鮑格雷奧應該是一個極具嚴謹的性格,且具有一種單純與純普般的真誠與心靈,最後更是附有濃厚情感在他所見的事物。這也是鮑格雷奧執著於一生在他的畫作上的最主要因素,也因此他在1895年時說過一句話:「Each day I go to my studio full of joy; in the evening when obliged to stop because of darkness I can scarcely wait for the next morning to come…if I cannot give myself to my dear painting I am miserable」(每一天我都充滿的喜悅的到畫室作畫,當傍晚到來時因黑暗而被迫始停止,而我幾乎沒有辦法等待到第二天的早上;假如我不能將自己奉獻於我可貴的畫,我會沮喪。)
鮑格雷奧:「愛神邱比特」(1891年), Bridgeman Art Library , London
圖片來源:【名畫檔案】
只要看得懂卡拉瓦喬的「勝利的愛神」這幅畫,也不難體會出這張「愛神邱比特」的經典,而且也有幾點共通之處,(1)鮑格雷奧也把愛神的角色詮釋一個成熟的個體,但卻略帶給人靦腆,而非我們傳統想像的小胖胖兒童的愛神,(2)在希臘神話故事中的愛神,常被以身體潔白方式的詮釋代表的是愛情的一種純解,不受外在左右,(3)愛神的弓箭是在希臘神話中被作為連結愛情的橋樑,但後來邱比特卻因美神維納斯的忌妒之心,陰錯陽差下邱比特卻自己愛上賽姬,而在鮑格雷奧也把這些弓箭置於後方,不難傳達愛是駕馭於無聊的忌妒心之上。
世間上真的有「一見鍾情」這回事嗎?鮑格雷奧其實在這幅畫傳達了相當附有情感程度的傳神,「一見鍾情」兩看相不厭、「一見鍾情」能魂牽夢引、「一見鍾情」能讓彼此或對方日夜相思,透露出「愛戀」。
鮑格雷奧在這幅畫的對於愛情詮釋的多層次,這是讓我覺得最經典的地方,愛情的累積層次是從「愛戀」、「感情」最後就是「愛情」。
後記:
鮑格雷奧的許多作品都令我蠻喜歡的,最重要的的一個元素是鮑格雷奧在畫裡所賦予的那種穿透感是直達人心的,我想許多畫作能流傳已久的原因乃在於畫家所賦予與要傳達的信念,是那麼真誠。
愛情絕對沒有辦法用理性分析的方式來呈現,而是要用感性的一面去體會並親自走過。
延伸閱讀文章:
The Alexic's Bolg-女人愛情別這麼不值錢
The Alexic's Bolg-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
The Alexic's Bolg-愛情盒子說
The Alexic's Bolg-燃燒